| 网站首页 | 金融资讯 | 财经资讯 | 金融新闻 | 财经新闻 | 金融信息 | 财经信息 | 文章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金融财经网 >> 财经新闻 >> 正文

  没有公告

  理财产品费率打折 你会买吗           ★★★ 【字体:  
理财产品费率打折 你会买吗
作者:佚名    财经新闻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7/27    

  存款利率下调,使得居民将更多目光转向理财,理财产品配置价值开始不断凸显,银行、理财公司也开始审时度势,竞相揽客。有的理财公司通过费率打折以便尽早抢占市场份额,有的银行推出新品、积分活动“花式”揽客。

  在分析人士看来,费率降低,并不等于投资者就一定能享受低费率。大多理财公司销售费率打折的都不是普通的稳健型理财产品,而是符合条件的合格投资者才能购买的产品,对风险等级或起投金额有一定要求。

  记者注意到,今年6月以来,已有中银理财、华夏理财、光大理财等10余家理财公司都打出费率优惠“促销牌”,陆续发布费率调整公告,对旗下理财产品费率进行下调,主要涉及管理费、销售服务费、产品申赎费等,目前费率下调的理财产品数量已超过30款。

  从费率下调幅度看,多款理财产品管理费率已降至0。如,6月19日,建信理财发布了《关于调整建信理财部分理财产品销售费率等产品要素的公告》,将3款产品销售费率从0.4%下调至0.2%,将管理费率从0.1%下调至0。

  超额业绩报酬是指产品管理人按照约定,将超出约定业绩的部分按比例提取报酬,以此来激励管理人提升产品收益率。如,建信理财在下调产品费率的同时,将其中1款产品的超额业绩报酬计提比例从50%上调至80%,另外2款从20%上调至80%。

  除了银行理财公司逐步调整费率之外,今年以来,多家基金公司也纷纷降低了各项费率,以吸引投资者。

  天弘基金发布的公告显示,7月17日起,该公司19只基金执行新的费率标准,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分别下调至1.20%和0.20%。

  除此之外,包括南方基金、中欧基金、博时基金等规模较大的基金公司也相继调低了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

  数据显示,6月份以来,已有十余家公募基金公司宣布下调旗下基金产品的各项费率,多只产品费率下调达五成以上。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从公告中不难看出,此次费率下调是一种阶段性的优惠活动,此举更多的是机构针对新产品或特色产品的营销方法,以赢得投资者关注,也是一种让利于投资者的方式。

  某银行理财经理表示,去年的“破净潮”让不少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安全性出现了一定顾虑,而银行理财下调费率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重塑投资者的信心,尤其是现在理财产品市场复苏,可以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目光从存款产品转向理财产品。

  “存款利率下行,理财产品收益相对稳定,正是吸引更多投资者进场的时机。”某银行工作人员表示,“无论是基金还是理财产品降费,投资者都能降低理财成本,同时带动新客户入场。”

  但现实中,大多数投资者在选购理财产品时,并非将费率作为关键的考量因素,投资者往往更关注产品的最终收益率。

  不过在投资的过程中,也有不少用户吐槽,至今无法看懂业绩比较基准和收益率之间的关系。

  记者调查发现,在全面净值化转型的当下,理财产品已使用业绩比较基准取代了此前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理财产品仍会在展示时标注“成立以来收益”“近一周收益”“近一个月年化收益”。

  对投资者来说,这样的展示方式无疑会干扰其对理财产品业绩的判断,产生“保本”、收益较高的错觉,也偏离了监管部门要求理财公司设定业绩比较基准的初衷。

  业内人士表示,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召集多家理财子公司,以及部分尚未成立理财子公司但资管业务规模较大的银行相关人员,讨论关于《理财产品过往业绩展示行为准则》的研究制定。这也意味着“五花八门”的业绩比较基准展示有望迎来统一。

  “费率降低,并不等于投资者就一定能享受低费率。投资者支付的费用,并不止固定管理费和销售手续费,还有托管费和超额业绩报酬等。从此次费率调整就能看出,有些产品调整的是销售服务费,而有些是调整的固定管理费。”某国有银行理财经理表示,“而且,并不是所有理财产品费率都有所下调,大多理财公司销售费率打折的都不是普通的稳健型理财产品,而是符合条件的合格投资者才能购买的产品,对风险等级或起投金额有一定要求。”

  对此,该理财经理提醒,投资者在选择理财产品时,不仅要关注收益率水平,还要留心查看产品的各种收费项目以及超额收益的分配方式。

  有专家进一步指出,理财产品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更不等于产品实际收益,投资者仍须保持谨慎。而且,理财产品种类较多,不同类型产品在流动性、风险、收益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异。

  专家建议,投资者需要提升自己的理财水平,要综合考察银行理财产品特征,进一步了解产品的风险等级、投资期限、投资方向等关键要素。了解不同理财产品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将资金均衡地配置在不同的产品中,切勿盲目购买。

  同时,在操作上也不宜追涨杀跌、频繁交易,应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避免在投资活动中负担过重的经济和心理压力。

财经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财经新闻:

  • 下一个财经新闻: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警惕投资理财类诈骗!别让“…
    2023年Q1银行理财能力排行榜…
    债市被政策利好“撞了一下腰…
    债市被政策利好“撞了一下腰…
    银行零钱理财提额揽客 产品风…
    银行理财规模半月增万亿固收…
    稳健理财翻开历史新页天弘基…
    财经早餐:潘功胜为央行行长…
    中信证券:银行理财业绩表现…
    近六成产品“破净”!权益类…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金融财经网提示: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的网站客服解决!
    金融财经网 | 金融资讯 | 财经资讯 | 金融新闻 | 财经新闻 | 金融信息 | 财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