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金融资讯 | 财经资讯 | 金融新闻 | 财经新闻 | 金融信息 | 财经信息 | 文章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金融财经网 >> 金融资讯 >> 正文

  没有公告

  聚焦“五篇大文章” 金融支持从“有没有”走向“强不强”           ★★★ 【字体:  
聚焦“五篇大文章” 金融支持从“有没有”走向“强不强”
作者:佚名    金融资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9/30    

  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1月4日至5日在京召开,对2024年重点工作作出了明确部署。会议强调,要聚焦“五篇大文章”,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五篇大文章”指的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此后,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均多次表态,要围绕相关领域加强工作。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系统阐释了“五篇大文章”的主要目标。他表示,科技金融排在“五篇大文章”之首,重在顺应产业高端化发展趋势,支持科技创新成果的持续涌现与充分转化,加快创新强国建设;绿色金融重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顺利达成,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普惠金融重在支持小微企业、涉农主体、个体工商户等群体,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实现共同富裕;养老金融重在支持养老产业、银发经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数字金融重在支持数字经济发展,并通过加快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本次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再次把‘五篇大文章’列为重点工作,是对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落实。”业内专家表示,多年来,金融机构在“五篇大文章”上已经有所深耕,个别领域在国际上位居前列,下一步,面对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金融服务要从“有没有”,发展到更关注“好不好”“强不强”。

  温彬表示,“五篇大文章”进一步明确了未来金融业在经济结构优化过程中的五个发力重点,为金融机构指明了方向。从人民银行工作角度看,要综合用好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

  实际上,这也是近年来金融业持续发力的关键领域。以绿色金融为例,根据人民银行数据,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8.58万亿元,同比增长36.8%。普惠金融数据方面,金融监管总局口径的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8.4万亿元,较2023年初增加4.8万亿元;有贷款余额客户数4260.5万户,较2023年初增加372.8万户。

  但是,上述领域仍有不少发展瓶颈亟待突破。根据国务院2023年9月发布的《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新形势下,普惠金融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在绿色金融领域,尽管规模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标准不明、识别困难、激励不足等问题客观存在。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金融服务不仅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更要“从大到强”。

  对此,本次会议提出,要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继续发挥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服务普惠金融长效机制作用。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必要时可以创设新的结构性工具,进一步丰富政策工具箱,提高货币政策精准性和有效性,支持金融机构做好“五篇大文章”。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也表示,结构性货币政策应更好发力,持续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优化资金供给结构,通过引导社会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将更多的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做好“五篇大文章”。

  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是流通储蓄、配置资金的重要主体,我国是超大规模经济体,必须打造与之相匹配的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

  例如,在科技金融领域,“股贷债保”联动的综合支撑体系建设被多次提及。为了更好支持有较大不确定性的科技创新活动,特别是满足发展初期的科技企业,要完善以股权投资为主的“股贷债保”联动的综合支撑体系。

  此前,在2023年7月国新办举行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 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业务负责人就围绕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介绍。

  “大大小小的银行是我们提供科技资金的主力军。”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青松表示,从人民银行角度来讲,要运用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货币环境。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从其管理机制、风险评估、产品服务等方面提升自己的专业服务能力,把科技创新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

  在养老金融领域,保险等金融产品被寄予更大期待。作为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重要制度设计,于2022年11月正式实施的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已满一周年。截至2023年6月末,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数已达4030万,缴存金额182亿元。不过,开户热、缴存冷问题依然存在。

  对此,业内专家建议,要通过多元化的投资工具,打造满足不同风险收益目标、不同期限资产配置需求的投资策略体系。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海峰建议,可以逐步探索将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作为养老金融产品的创新方向,并打通养老资金与健康养老产业之间的投融资桥梁。机构可以将产品资金投向养老产业建设,进一步为购买产品的个人提供养老健康服务机会。

  当前,跨部门、跨领域、跨产业的协同颇为重要。比如,要实现科技金融方面的综合支撑体系建设,金融管理部门、科技部、各类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均需采取行动。

  从金融机构角度来看,要重视数字金融的重要作用。“金融机构要更好运用科技手段,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更好满足科技创新的需求。”董希淼举例称,要将商标、专利等作为授信依据,大力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可根据科技型企业轻资产等特点,在保持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开发更多信用贷款产品,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同时,要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不断提升服务的效能。深度应用金融科技,有助弥补科技型企业信用数据较少等不足,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和有效性。”董希淼说。

  政府部门和金融管理部门则应在推进制度完善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持续发力。“各级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门要继续为科技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共同推动科技金融健康发展,更好地防范科技金融风险。”董希淼建议,要加强科技公共信息共享、融资担保、知识产权评估交易等配套支撑,健全科技金融统计和评估体系。

  “当前,以大数据和数据技术为基础,建设了各类区域性和部门性信用信息平台,大幅度提高了信用信息体系的效率和覆盖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莫秀根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下一步,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门应着眼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以信用信息体系和金融政策环境为中心的金融基础设施。这也是以数字金融带动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等协同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金融资讯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金融资讯:

  • 下一个金融资讯: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中国金融网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中国金融网 第一届自然崩落法…
    《中国金融》|数字化时代银…
    首期中国金融信息网“人民币…
    绿色金融前景广阔
    2022年国际金融十大新闻
    百姓看两会:让金融服务更贴…
    中行发布2022年《人民币国际…
    头狼_名家专栏_黄金网_中金在…
    金融支持甘肃文旅产业高质量…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金融财经网提示: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的网站客服解决!
    金融财经网 | 金融资讯 | 财经资讯 | 金融新闻 | 财经新闻 | 金融信息 | 财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