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理论“小讲堂” 强村“大智慧”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1/29 20:16:50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牧民的饭碗就是牛羊,那要怎么端牢?”

  11月20日,在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来自全州各单位的“宣讲精英”齐聚一堂,举行一场学思践悟头脑风暴,为他们“强村讲堂”的“教案”讨论和确定选题。

  玉树州委组织部副部长白玛措毛言辞恳切地说,玉树州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1.6个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加上农牧民群众汉语水平普遍不高,每年在基层开展的宣讲形式老化、内容虚化、功效退化、“党味”不浓、不接地气、效果不明显,从而影响党的创新理论和方针政策在基层的宣传落实。

  “如何让基层党员理论学习获得实效,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在玉树落地生根,凝聚起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第二批主题教育工作开展以来,玉树州主题教育工作组边宣讲、边探索,从州委宣传部讲师团、江源先锋师资库、优秀县级干部、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州直机关中聘请189名懂藏汉双语的“讲师”,充分发挥讲师懂“乡理”、知“乡愁”、会“乡音”、有“乡情”的优势,把群众最想听、最爱听、最需要听的讲给群众,全面启动“强村讲堂”。

  今年十月份,讲师团成员,玉树市教育局副局长才仁旦周、玉树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将勇琼嘉,已经以“接地气”的方式开展了第一轮宣讲。

  为了让牧民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和意义,才仁旦周在上拉秀乡政府大院宣讲时举了这样的例子:“在玉树,大人都会教小孩不能随意污染水源,水给予我们生命,挖完虫草要将土回填,来年虫草才能再长,这是藏族群众世世代代流传下来守护家园的道理,与习讲的是一个道理。”

  这让牧民对党的理论产生了共鸣,同时,他把群众关心的今后生活用浅显的语言勾画出了蓝图,他说:“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衔接期政府政策支持大力搞特色产业,党支部班子齐心协力抓产业,群众齐心协力配合好,五年十年后村集体就能富起来、拿分红。”这让大家的心紧紧凝聚在了一起。

  而将勇琼嘉为了让牧民更直观地理解草原与人类的关系,搜集了不少民间谚语,如“牧民依靠牛羊,牛羊依靠草原”等,让群众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习生态文明思想有更直观的理解。

  他说:“选择讲师时,懂藏汉双语是硬性要求,群众也会每年对讲师进行一次测评,以便满足群众对政策的知悉需求,真正打通政策理论宣讲向基层的“最后一百米”。

  以往的宣讲是灌输式、经验式,而以群众的语言宣讲理论、以感恩文化凝聚人心、以生动的事例讲活政策,把宣讲做得专业化,形成有玉树特色的宣讲体系,是玉树州打造“强村讲堂”目标。

  为此,第一轮宣讲结束后,这个月,玉树州组织特此举办了“基层农牧区理论宣讲能力培训班”,邀请中央党校教授对讲师团成员进行专业化水平再提升。

  “农牧民需要什么,想听什么”“如何提高宣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如何做好农牧区理论宣讲”等都是培训班的重点课程。除此之外,讲师团成员还要讨论出成体系的宣讲课题并领办,最终形成藏汉双语的教案教材,由此开展第二轮巡回宣讲。

  11月20日下午,白玛措毛以及讲师团成员们讨论出习生态文明思想、基层治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振兴之产业振兴、法治理念等契合农牧民群众的需求课题,每一个课题都对标着玉树州打造“基层组织好、党员队伍好、集体产业好、乡风文明好、基层治理好”的“五好村”强村内容。

  将勇琼嘉说:“好的宣讲会引发群众共情共鸣,转变思想观念,有了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他们会用好的行动回馈社会,最终以小杠杆撬动社会发展大循环。”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