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金融资讯 | 财经资讯 | 金融新闻 | 财经新闻 | 金融信息 | 财经信息 | 文章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金融财经网 >> 财经资讯 >> 正文

  没有公告

  起底财经E法:腾讯宣传自媒体是怎么变身权威机构媒体的           ★★★ 【字体:  
起底财经E法:腾讯宣传自媒体是怎么变身权威机构媒体的
作者:佚名    财经资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2/20    

  一个腾讯与北大院级合作项目的宣传自媒体,在一位资深媒体人的运作下,最终变成了权威机构媒体下的新媒体品牌。但没变的是其通过新闻报道坚定地支持腾讯。

  媒体与企业合作,在涉及市场竞争秩序和重要公共利益的话题上,表面以客观中立形象示人,暗中则兜售有利于特定企业的观点,沦为企业的传声筒和利益代言人,此现象值得警惕。

  作为国内知名媒体,《财经》杂志长期以高质量的财经新闻、调查报道闻名,其秉持的新闻专业主义一向为人称道。

  近年来,自称脱胎于《财经》杂志的新媒体账号《财经》E法,却让不少业内人士大跌眼镜。这家新媒体机构,报道水准及风格都和《财经》杂志的标准相去甚远。尤其在涉及腾讯公司的报道上,让同行侧目:其涉及腾讯相关的报道比例远超一般财经媒体,且在倾向性上表现得极为明显,几乎全是正面报道,或者对其负面新闻进行解释降温。但对腾讯的主要竞争对手阿里、抖音和网易,就完全是另一副面孔,几乎都是负面文章。

  为什么一家号称专注互联网行业报道的权威机构媒体,连最基本的客观中立、平衡报道都做不到?这恐怕和《财经》E法的发展历程有关。

  资深的互联网媒体从业者其实多少知道,在《财经》E法之前,曾经有过一个名为“E法论坛”的账号。从名字就可以看出,两者一脉相承。而“E法论坛”,最初其实是一个腾讯-北大合作的项目——北大互联网法律媒体研讨班的宣传账号。《财经》E法的创始人张有义,正是该研讨班的发起人之一。

  和E法论坛高度关联的还有一个账号“网通社”,两个账号的发文内容经常完全相同,并曾以“E法·网联社”的名义一起对外宣传。同样是关注互联网领域,这两个账号发文的议题和立场都与现在的《财经》E法高度一致,甚至更加露骨,都是力挺腾讯,批评阿里、抖音等腾讯的竞争对手。

  张有义是法治领域的媒体老兵,先后任职于第一财经、《财经》杂志等媒体。查看张有义过往报道可以发现,其早在腾讯和360大战时就报道过相关案件进展,后续更是长期跟进报道腾讯相关新闻,对腾讯一直颇为认同。

  作为资深媒体从业者,张有义在媒体、学界和企业界有深厚的人脉积累,参与乃至运作类似北律媒体研究班这样的“媒体+学术机构+企业”的论坛、沙龙合作,自然驾轻就熟。早在2014年,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法治与发展研究院就和《第一财经日报》合作打造“北大/一财”法治与发展高峰论坛。当时,担任第一财经研究院中国法治与市场研究中心主任的,正是张有义。在诸如中国版权协会“版权沙龙”、网络与信息法学青年沙龙等活动上,都能看到张有义的身影。

  如此一来,张有义就免不了和腾讯有了交集。毕竟在业内,腾讯也是出了名的喜欢赞助类似法学研讨会。

  从2012年开始,腾讯连续七年赞助了“北大-斯坦福互联网法律与公共政策研讨会”,西南政法大学的“中国知识产权法官讲坛”,也是由其赞助。该校教授邓宏光曾明确表示:“腾讯研究院作为我们讲坛唯一的‘金主’,给了我们较为充分的经费保障。”

  腾讯法务部助理总经理王小夏就经常活跃在上述研讨会,还曾上台推介腾讯相关业务。

  而张有义不仅曾多次采访王小夏、发表腾讯公司相关的报道,还和王小夏等腾讯公司法务一起作为嘉宾,参加过多次互联网行业相关的法律论坛。

  这或许就是《财经》E法坚持力挺腾讯,抨击其竞争对手的原因。与其说是《财经》杂志力挺腾讯,不如说是因为关键人张有义在力挺腾讯。

  值得反思的是,一个原本只是小圈子里自我宣传的“E法论坛”,为何能够摇身一变,捆绑上了《财经》杂志,成为所谓的权威媒体旗下新媒体品牌,获得公信力背书?

  近年来,“资本控制舆论”广受关注。有媒体统计,阿里以投资入股的方式,一度布局了90多家传媒机构。其中,阿里对微博的影响干涉已广为人知,最终引发监管的注意。近两年来,阿里已经陆续退出了之前投资的传媒机构。

  相比之下,腾讯的做法要高明许多,更擅长通过资助学术活动和媒体研讨会等方式,来传递自己的观点,北大互联网法律媒体研讨班及其孵化出的《财经》E法,就是很好的例子。

  例如第四届北大互联网法律媒体研讨班上,腾讯公司高级法律顾问赵纵洋曾作为讲师出场,虽然讲解得不像法律问题,更像是广告,其题目是《“南极光计划”——腾讯公司打击网络黑灰产的新探索》。而《财经》E法,也会专门报道腾讯在版权保护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如果仅限于此,问题还不算严重,相当于宣传“软文”,类似媒体给赞助企业提供的广告位,在媒体收入愈发艰难的大背景下,这种方式虽不合规,也可以被同行理解。

  《财经》E法最严重的问题是,在涉及到腾讯和其他企业竞争关系的报道时,无论任何领域或议题,都始终坚定地站在腾讯的一边,甚至为了腾讯去质疑监管政策,无疑突破了作为一家媒体的基本底线。

  例如报道平台反垄断问题时,《财经》E法认为“腾讯关注中小企业,阿里寻求流量入口”,工信部要求微信停止屏蔽阿里,反而可能“加剧垄断”;就腾讯视频“超前点播”模式被消保委批评一事,该媒体又认为“超前点播”的推出部分是为了对抗盗版;甚至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责令腾讯音乐解除独家版权以后,《财经》E法依然质问,“从市场竞争角度上而言,这又如何保证市场主体的多样性和市场活力呢?深度一点来说,又如何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动力?”

  在明显站队的同时,《财经》E法的阅读量一直不高。虽然打着《财经》的招牌,单篇报道大多只有几百到数千阅读,广告和发行等正常媒体收入几乎为零,完全无法覆盖其经营成本。2022年7月,财经E法及其旗下智库《财经》商业治理研究院却又逆势招聘编辑、记者和研究员等共6人。这家新媒体何以为生,也就呼之欲出了。

  于是我们看到,巨头通过对关键法律媒体、学者等渠道的渗透、控制,成功地将有利于公司的观点,包装成了看似客观、中立、权威的第三方意见,将公众舆论场内化为自我影响力的延伸。正如此前腾讯某些岗位招聘时所要求的那样,将企业的业务诉求慢慢植入到公共舆论场中,“迎合、引导政策”。

  在此背景下,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这些年来,腾讯法务部能够以超高的诉讼胜率,成为了“南山必胜客”。但其对公共舆论场和媒体中立性的危害,却让人扼腕叹息。

  曾几何时,以“独立、独家、独到”为编辑理念的《财经》杂志,是中国最早建立“采编-经营”防火墙制度的媒体之一。为了确保报道权威、中立,该杂志禁止新闻采编人员接触商业客户和参与商业项目,拒绝有偿新闻。对于广告的刊登,《财经》杂志也一直有着严格的内部规范,必须在页面上注明是广告或者商业策划,不得以“软文”的形式,以报道的形式刊登广告,或者在报道中植入广告性质的内容。

  上述规则,曾让《财经》杂志赢得了广泛的尊重,被视为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的标杆,也在制度上,为其报道内容实现了良好的背书。

  但《财经》E法的存在,无疑打破了上述的几乎所有规则。20多年来,多少人付出了无数心血,才苦苦建立起的《财经》杂志品牌和口碑,就这样被个别人贱卖、沦为巨头的传声筒,不能不让人唏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与特朗普女婿现场看完世界杯决赛后,马斯克要从推特辞职了?近6成网友投票支持

  外墙凹凸不平、实墙变扶栏,上海一刚需盘惹怒众业主,开发商中华企业回应来了

  Hyundai Blue Prize Art+Tech 2023年度艺术大奖优胜名单公布

  苹果的折叠屏手机2024年发布,iPhone Fold,能打过国产折叠吗?

财经资讯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财经资讯:

  • 下一个财经资讯: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杂志订阅【…
    国内第一本青少年财经杂志《…
    年末揭秘关于《财经》编辑部…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金融财经网提示: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的网站客服解决!
    金融财经网 | 金融资讯 | 财经资讯 | 金融新闻 | 财经新闻 | 金融信息 | 财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