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中国居民投资理财行为调研报告》发布:养老成为长期理财规划主要目的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1/30 20:40:13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11月29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与数字经济开放研究平台联合举办“2023高金财富管理论坛”,并发布新一期《中国居民投资理财行为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旨在持续关注我国居民的投资理财行为及特征,反映居民金融健康状况。

  《报告》发现,在居民金融健康度方面,采取各类财务规划举措的家庭占比均有小幅下降,设立财务目标和进行财务规划的意识有待提高;将长期理财用作补充养老金的居民比例继续大幅提升,由2021年的10%、2022年的26%提高至今年的45%,尤其是40岁以上群体该比例达到58%。对于产品不了解和产品吸引力不足是个人养老金产品推行的最大阻碍。《报告》提出,一方面,个人需要提升金融素养,加深对于养老相关的认知,尽早着手养老计划的筹备;另一方面,市场也需要增加养老规划服务、买方投顾服务、养老金产品服务的供应,满足居民多元的、个体差异化的养老需求。

  《报告》从配置行为、选品行为、长期投资行为三方面分析了居民投资理财行为特点。《报告》发现,在配置方面,居民的资产配置风险偏好整体下降,保险配置比例稳中有升,财富管理行业应该顺应不同周期下居民风险偏好的不同特点,提供跨品类的、更符合居民需求的配置服务,建议相关政策也提供支持和引导。在选品方面,居民更加理性,成本敏感度上升。居民对于基金公司品牌和明星基金经理的关注倾向明显减弱,历史收益仍是投资者购买基金最关注的因素。在长期投资行为方面,居民对理财产品的持有时长分化,部分受访者对投资亏损的容忍度上升。

  此外,《报告》发现,尝试过专业投顾业务的人群占比由去年的21%增至今年的27%,居民对专业投顾的信任在逐渐建立。《报告》认为,专业的投顾业务应当建立在“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和多元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力上。当前可投顾资产仅包括公募和私募基金,这或许一定程度限制了投顾能力的发挥空间。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