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39亿投资光大理财贝壳正在回避“金九银十”?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1/3 13:37:40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随着证监会国际合作部在前不久发布了关于澜沧古茶境外上市备案通知书,争论多年的“茶叶第一股”,很可能会在近期迎来最终答案。

  近两个月以来,随着多项重磅房地产利好政策,以远超业内预期的姿态密集出台后,今年的“金九银十”,已然被视作各大房企和房产交易平台的验金石。

  然而就在亮肌肉的关键时期,有着“中国第二大交易平台”“国内最大中介机构”美誉的贝壳,却似乎兴趣不大。

  先是在9月13日宣布,将再次斥资20亿元认购光大银行理财产品,从今年7月至今,已累计投入约39亿元。而后又在9月15日,近一个月来第5次回购公司股份,耗资约15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092亿元。

  针对进入9月后贝壳资金流向导致的质疑和困惑,我们综合二季度财报和近期行业走向,得出以下结论:

  1.贝壳二季度业绩虽然延续了一季度的高增长趋势,但整体表现不及市场预期。在市场供需关系稳定之前,贝壳或将维持高佣金驱动的房产交易业务,将主要精力放在对第二曲线.长周期的房地产“寒冬”中,基于宏观调控对市场的稳固作用,房地产交易平台能否在衍生细分领域寻找更多的业务增量,将成为衡量未来商业价值的重要标准。

  根据财报披露数据,贝壳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97.62亿元,同比增长51.04%,实现净利润40.56亿元,同比增长263.12%。业绩数据的大幅增长,其背后却是2022年同期大幅亏损的低基数。

  横向对比贝壳近些年的业绩走向,2023年前两个季度的业绩表现中,营收尚且没能恢复到2021年的水准。反而是经过连续两年的降本增效,贝壳剔除了不小的冗余体量,释放了大量的利润空间。

  直观来看,贝壳2023年二季度的销售管理费用,已经连续第三年维持在42亿元左右,上下浮动幅度极小。

  至于营收表现,贝壳的核心业务板块中,二手房交易二季度实现存量房成交4565亿元,不仅环比下降了超过30%,相比此前市场预期的5620亿元,存在较大的差距。

  在银箭财观看来,导致这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2023年上半年消费市场的复苏节奏相对缓慢,前两个季度房地产信心提振力度有限,大部分消费者都处于观望态度。

  在二季度国内主要房地产交易平台表现都较为平庸的大环境下,贝壳的表现虽然没能脱俗,但也没有大的过错。相较之下,更像是在上半年陆续出台的利好政策环境下,投资市场对房地产交易过于乐观,导致市场预期评估略显“急躁”。

  其次,链家的业绩增长缓慢,从整体上拖累了贝壳二手房交易在二季度的表现。例如在2022年同期基数较低的情况下,今年二季度由链家主导成交的GTV,同比增长幅度只有9.7%,反观贝壳加盟店主导的成交额,则交出了20.5%的增长成绩单。

  不仅是业绩表现的下滑,对于现如今的贝壳而言,定位于整合线下资源和渠道的链家,仍然存在“失控”风险。

  就像今年上半年,曾有疑似从业人员在小红书透露,早在2016年涉嫌出售问题房源的上海链家,存在收取25%高额平台费、强制分边、市占考核压力极大等问题,在内部营造焦虑氛围,借以牺牲员工利益维系公司盈利。

  尽管网络平台的说法大多真假参半,但承载了贝壳增长不顺压力的链家,是否会因为持续转嫁内部压力,导致部分经纪人铤而走险,继而重演问题房源的惨状,我们认为贝壳需要谨慎关注。

  反倒是新房交易业务,在二季度行业销售额出现大幅度下降的环境下,贝壳做到了独善其身,给了不小的惊喜。综合来看,二季度贝壳新房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了30%。

  不过新房业务的体量,显然并不能支撑起三季度的业绩表现,贝壳对此也有着较为清晰的认知。

  根据贝壳的三季度财报预告,其预计营收在155亿-160亿元区间,环比下降接近20%,同比下降9.1%-11.9%。投资扩张收益变窄,手握大量资金找不到出路,这或许也是贝壳仍钟情于认购理财产品和回购股票的原因。

  从二季度财报来看,贝壳手握超过300亿元货币现金,而营收的增量下滑已成定局。在偿债能力有足够保障,不会出现大幅度波动的情况下,放弃扩张未尝不是一个合理选择。

  不过随着股票回购计划动辄上千亿元的巨额投入,挽回投资市场信任的同时,贝壳后期资金链也面临不小的压力。这一点也反映在了二季度财报中,今年Q2贝壳经营现金流为-2.99亿元,同比缩减115.75%,近5年来首次出现亏损。

  与之相应的,贝壳在上半年收入增速下滑的同时,仍在加快开店节奏,对利润空间的侵蚀进一步加强。例如二季度贝壳门店数量约为4.3万家,一个季度内增加了近1500家。

  综合来看,贝壳对待房地产相关核心业务的态度已经趋于全线收缩。除此之外,将大量资金用于理财投资和回购股票,也可能意味着贝壳仍在努力打造互联网企业标签,转型和调转船头,或许是贝壳现阶段的主要经营策略。

  根据专家预估,国内房地产“寒冬期”大概率将维持超过10年,消费者购房意愿较低。虽然“认房不认贷”等利好政策,正在刺激置换房等硬性需求市场,但以等待房价进一步下调为主的观望态度,仍将长期影响房地产业态。

  贝壳作为二手房交易平台,不可避免成为寒冬期中,除了开发商外受影响最大的一方。经过多年来对经营和管理成本的把控,贝壳已经尽可能释放了自身侵蚀利润的冗余结构,但节流毕竟有限,终究还是要寻找开源的方向。

  综合各方面信息,银箭财观认为,贝壳很可能将“要利润”的对象,放在了房地产开发商身上。而“求增长”的诉求,则选择了家居家装。

  根据《国际金融报》发布的文章,部分从业人员曾透露,贝壳的佣金根据市场和楼盘情况而定,最高能达到5个点。同时在个别地区,为了冲刺业绩、完成KPI等需求,佣金甚至可以谈到7-9个点,几乎侵蚀了全部利润空间。

  这自然也导致了贝壳和房企的矛盾持续增加。2023年初,曾有市场传闻称,因拖欠了链家超1亿元的佣金,中海旗下位于北京的项目被链家全部下架。

  无论真相如何,高佣金体系最多只是特殊环境下的“权宜之计”,很难长期维系。贝壳在家居装修赛道的积极探索,才是值得关注的重点。将成为下半年核心业绩增长驱动。

  其实早在2020年4月23日,CEO彭永东就主持推动着贝壳进入了家装赛道。彼时,贝壳还推出了名为“被窝家装”的家居服务平台,在2021年也取得了“十大优选家居服务平台”的荣誉。

  此外,2021年贝壳还收购了圣都家装,到年底已经在全国31个城市开设了超过110家门店。只是,无论被窝家装也好,圣都家装也罢,两个平台的主要客源流量,都来自贝壳的二手房和新房交易业务引导。

  到了2022年底,贝壳开始有意识将装修业务独立出来,针对新房团体装修用户,在成都推出了一站式品质装修服务。今年9月15日,更是落地了全国首个“T+I”实体样板间的团装项目复地·天府湾。

  持续加码之下,贝壳对新赛道的挖掘正在获得各方面的认可。不过也需要注意到,在核心房屋交易业务趋向冷淡的当下,贝壳的家居装修业务,很可能会逐渐丢失主要的流量来源。

  同时考虑到消费者的装修选择,更倾向于经营时间更长的老牌装修企业,尚属于赛道新人的贝壳能否顺利在全国范围打开市场,仍需要长期关注。

  而且根据不完全统计,大部分装修企业都存在盈利单薄且不稳定的情况,在超过10万家企业聚集的装修赛道中,仅有约4000家企业营收数据突破了1亿元大关。

  家居家装业务能否在寒冬期,成为支撑贝壳的第二团“火”,还是留给时间来见证吧。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